耳朵流脓是什么原因_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耳朵流脓是什么原因


耳朵流脓是什么原因


耳朵流脓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湿疹、耳部外伤等原因有关。耳朵流脓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损伤或污水进入耳道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黄色脓性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避免自行掏耳。急性期需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

2、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致病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耳痛、发热及黄绿色脓液。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配合苯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症状。若鼓室积液持续存在,可能需鼓膜穿刺引流。

3、鼓膜穿孔

外伤或中耳炎可导致鼓膜破裂,出现血性脓液和突发听力减退。小穿孔通常2-3周自愈,期间禁用滴耳液。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术后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防止复发感染。

4、外耳道湿疹

过敏体质者接触洗发水或耳饰金属后可能出现耳道瘙痒、渗液,继发感染时转为脓性分泌物。需停用致敏物品,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5、耳部外伤

耳廓撕裂伤或外耳道异物划伤后易继发感染流脓。需清创消毒后包扎,口服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若异物存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不可自行操作以免损伤鼓膜。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出现流脓症状后禁止自行冲洗耳道,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检查。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耳部有分泌物时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切勿深入耳道内部。婴幼儿出现耳朵流脓时家长应避免平躺喂奶,防止乳汁通过咽鼓管逆流引发中耳炎。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知识|收获智慧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主要集合图文、知识、日常、娱乐、财经、文化、生活、致富、女性、地区、科技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
    « 2025年 » « 0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