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患者需要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视力、科学配镜、控制用眼时间、加强户外活动等事项。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良用眼习惯等原因引起,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1、用眼卫生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30厘米以上,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环境下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时调整屏幕亮度与环境光一致,每20分钟抬头远眺20秒。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防止细菌感染引发结膜炎等并发症。
2、定期检查
青少年每3-6个月需进行散瞳验光,成人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视力。通过眼轴测量、角膜地形图等检查监测近视进展,高度近视者需增加眼底检查频率。若发现视力骤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3、科学配镜
需经专业验光后佩戴合适度数的凹透镜,框架眼镜建议选择轻质防蓝光镜片。8岁以上可考虑角膜塑形镜,18岁以上度数稳定者可评估激光手术。避免随意购买无度数美瞳或不合格眼镜,防止加重视疲劳。

4、控制用眼
每日连续近距离用眼不超过45分钟,累计不超过6小时。避免躺着看书或关灯玩手机,减少短视频等高频视觉刺激。学习工作时可采用20-20-20法则,即每20分钟注视20英尺外物体20秒。
5、户外活动
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自然光线能促进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建议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需要远近交替注视的运动。阴天户外活动同样有效,但需避免正午强光直射眼睛。

近视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如胡萝卜、西蓝花、蓝莓等。避免摄入过多甜食以免影响钙质吸收。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高度近视者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视网膜脱落,游泳时建议佩戴防护镜。若出现闪光感、飞蚊症突然增多等异常症状,须立即到眼科急诊处理。
编辑:boheyiliao 来源: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