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右侧睾丸肿大可能是鞘膜积液或腹股沟斜疝引起的,通常表现为单侧阴囊无痛性肿胀,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建议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延误治疗。
鞘膜积液是新生儿睾丸肿大的常见原因,由于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体液积聚。触诊时阴囊呈囊性感,透光试验阳性,多数在1岁前可自行吸收。若积液量大或持续存在,可能需穿刺抽液或鞘膜翻转术干预。腹股沟斜疝则因腹膜鞘状突未闭,腹腔内容物进入阴囊形成可复性包块,哭闹时增大、安静时缩小。需警惕嵌顿风险,表现为包块变硬、触痛伴呕吐,需紧急手术复位。部分患儿可能合并隐睾或睾丸扭转,后者表现为突发剧痛、阴囊红肿,6小时内手术可提高睾丸存活率。
新生儿睾丸肿瘤虽罕见,但需通过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排查。激素水平异常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也可能导致阴囊增大,常伴色素沉着和生长发育异常。外伤性血肿多有明确碰撞史,超声可见睾丸结构异常。长期尿布疹或感染可能引发局部炎性肿胀,需与特发性阴囊水肿鉴别,后者表现为皮肤透亮水肿而无压痛。
日常护理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穿戴宽松棉质尿布,每次排便后及时更换。观察肿胀变化规律,记录大小、硬度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挤压或热敷肿物,哺乳期母亲应减少摄入易致敏食物。若发现阴囊发紫、发热或拒奶嗜睡,须立即急诊处理。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需定期随访至青春期确认睾丸发育状况。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