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嘶哑可能与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喉炎
喉炎是声带及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喉炎常伴随咽喉疼痛、咳嗽,慢性喉炎可能与长期用声过度或胃酸反流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水肿,或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细菌感染。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说话频率有助于恢复。
2、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多为单侧声带边缘的良性增生,与长期发声不当、过度用嗓相关。典型表现为持续性声音嘶哑且音调改变,喉镜检查可确诊。较小息肉可通过嗓音训练改善,较大息肉需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需禁声1-2周,并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
3、声带小结
声带小结多见于教师、歌手等职业用嗓人群,因声带反复摩擦形成对称性结节。症状为发音易疲劳、高音困难,喉镜下可见声带前中1/3交界处突起。治疗以嗓音休息为主,严重者可配合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必要时行支撑喉镜下小结切除术。
4、喉癌
喉癌早期症状与喉炎相似,但会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吞咽困难、颈部肿块等表现。吸烟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病理活检可确诊。根据分期选择喉部分切除术或全喉切除术,术后可能需配合放射治疗。长期声音嘶哑合并体重下降需高度警惕,电子喉镜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
日常应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及辛辣食物刺激,教师等职业人群建议定期做嗓音评估。用嗓后适当饮用温水,保持环境湿度。若声音嘶哑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须立即至耳鼻喉科就诊。喉癌高危人群每年可通过纤维喉镜筛查,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