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通常没有绝对的最佳时机,但早期流产对身体的损伤相对较小。流产方式主要有药物流产、手术流产等,具体选择需根据妊娠周数、孕妇健康状况及医生评估决定。
妊娠49天内可考虑药物流产,通过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适用于无禁忌证的宫内妊娠。药物流产无需手术操作,但可能出现不完全流产需二次清宫。妊娠10周内可采用负压吸引术,通过机械性清除妊娠组织,操作时间短但存在子宫穿孔风险。妊娠10-14周需行钳刮术,此时胚胎较大需分块取出,手术难度和出血量增加。超过14周则需引产手术,通过人工诱发宫缩娩出胎儿,过程类似分娩但对身体影响较大。
流产后需卧床休息1-3天,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及时更换卫生巾预防感染。饮食应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适量摄入动物肝脏帮助造血。术后2周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清洁,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出血超过月经量需立即就医。术后卵巢功能恢复约需22天,首次月经可能推迟,需做好避孕措施避免短期再孕。
编辑:boheyiliao 来源: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