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主治湿疹、疥癣、水肿、便秘等疾病。乌桕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根皮或树皮,具有利水消肿、杀虫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皮肤疾病和水肿类疾病的辅助治疗。
一、湿疹
乌桕对湿热蕴结型湿疹有一定缓解作用。湿疹可能与环境潮湿、过敏体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伴渗出。可将乌桕皮煎水外洗患处,或配伍苦参、黄柏等药材制成膏剂外用。需注意避免抓挠刺激,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控制症状。
二、疥癣
乌桕的杀虫功效对疥螨感染引起的疥癣有效。疥癣多因接触传染导致,表现为指缝、腋窝等部位出现丘疹、隧道样皮损及夜间剧痒。可将乌桕皮与百部、硫黄等研磨调油外涂,严重者需配合使用硫磺软膏、克罗米通乳膏等杀螨药物。治疗期间衣物寝具需煮沸消毒。
三、水肿
乌桕的利水作用适用于水湿停滞引起的水肿。此类水肿常见于下肢,可能与肾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等有关,伴随尿量减少、肢体沉重。乌桕皮可配伍茯苓、泽泻煎服,但心源性或肾性水肿患者须联合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并限制钠盐摄入。
四、便秘
乌桕能润肠通便,改善肠燥型便秘。长期饮食辛辣、饮水不足可能导致大便干结难解,伴有腹胀腹痛。可用乌桕仁捣碎冲服,或与火麻仁、杏仁等同用。顽固性便秘需排除肠梗阻,必要时使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
五、蛇虫咬伤
乌桕解毒功效可用于轻症蛇虫咬伤应急处理。被毒虫叮咬后局部红肿疼痛时,可取鲜乌桕叶捣烂外敷,中和毒素并缓解炎症。但毒蛇咬伤需立即结扎近心端,尽快注射抗蛇毒血清,不可依赖草药延误救治。
使用乌桕时需注意其有小毒,内服须经专业炮制并严格控制剂量,孕妇及体虚者禁用。皮肤外用前应小范围测试是否过敏。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湿疹患者避免海鲜发物,水肿患者限制饮水,便秘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编辑:yaopin 来源: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