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散光手术主要包括角膜激光手术和眼内晶体植入术两类,手术风险与个体眼部条件、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角膜激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矫正散光,常见风险包括术后干眼、眩光、夜间视力下降或角膜愈合异常。干眼症状多出现在术后早期,可通过人工泪液缓解,多数患者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眩光现象与瞳孔大小相关,术前详细检查可降低发生概率。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角膜扩张或感染,需通过角膜交联术或抗感染治疗干预。眼内晶体植入术适用于高度散光患者,可能引发白内障进展加速、眼压升高或晶体移位等并发症,但术中精确测量和新型可调节晶体能有效减少此类风险。两种手术均存在矫正不足或过矫可能,但现代个性化切削技术和术中导航系统已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
散光手术风险与术前筛查密切相关。存在圆锥角膜倾向、角膜过薄或严重干眼症的患者不建议手术。糖尿病患者需血糖控制稳定方可考虑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术后炎症反应风险较高。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激素类眼药水,避免揉眼及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行为。定期复查角膜地形图和视力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多数并发症通过及时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
建议术前进行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角膜地形图、眼压测量和泪液分泌测试等。术后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电子屏幕使用,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出现持续眼红、疼痛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均衡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角膜修复和泪膜稳定。
编辑:boheyiliao 来源: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