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平衡功能测试、认知功能评估、症状观察等方式诊断。
1、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会通过瞳孔反应、肌力测试、反射检查等方式评估中枢神经功能。脑震荡患者可能出现瞳孔不对称、肢体肌力减退或病理反射阳性等表现。检查时需配合医生指令完成特定动作,如指鼻试验或跟膝胫试验。
2、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或核磁共振可排除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器质性损伤。虽然脑震荡通常无结构性改变,但影像学能鉴别更严重的创伤性脑损伤。对于持续头痛或呕吐的患者,建议完善影像学评估。
3、平衡功能测试
采用改良平衡错误评分系统评估站立稳定性,要求患者在软垫上完成不同姿势的站立测试。脑震荡患者常出现平衡能力下降,表现为站立时身体晃动幅度增大或需要手臂辅助维持平衡。
4、认知功能评估
使用标准化脑震荡评估工具检测记忆、注意力、反应速度等认知功能。常见测试包括数字广度测试、符号数字转换测试等。患者可能出现短期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或信息处理速度减慢。
5、症状观察
记录头痛、头晕、恶心、畏光、耳鸣等主观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医生会采用脑震荡症状量表进行量化评估,并监测症状是否随时间加重。睡眠障碍和情绪波动也属于需要观察的重要指标。
疑似脑震荡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休息。受伤后24-48小时内需有人陪同观察,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或抽搐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脑力活动,避免过早恢复体育运动或高危工作。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有助于神经修复。
编辑:boheyiliao 来源: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