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能会引起贫血,但通常发生在长期反复出血的情况下。痔疮是直肠下端或肛管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出血是其常见症状之一。
痔疮患者排便时可能出现便血,血液通常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少量出血一般不会导致贫血,因为人体具有造血代偿能力。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铁元素随血液流失超过造血补充速度,可能逐渐发展为缺铁性贫血。这类贫血发展缓慢,早期症状包括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
痔疮引起严重贫血的情况相对少见,多见于长期忽视治疗的患者。痔核较大或存在血栓时,出血量可能增加。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而减少排便次数,导致便秘加重出血风险。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群体对贫血的耐受性较差,更需警惕。
痔疮患者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和水分。出现持续便血或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考虑硬化剂注射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治疗。贫血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