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子宫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微波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1、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该方法适用于单发或多发肌瘤,直径在3-10厘米效果较好。术后可能出现下腹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1-2周可缓解。该技术对子宫功能影响较小,但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2、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通过影像引导将电极针穿刺至肌瘤内,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肌瘤组织。适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肌壁间肌瘤,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轻度腹痛等反应,多数在1个月内消失。该技术对子宫结构损伤较小。
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聚焦产生高温消融肌瘤,无需穿刺。适合位于子宫前壁的肌瘤,单次治疗时间约1-3小时。治疗后可能出现皮肤灼热感、下腹不适,通常2-3天缓解。该技术完全无创,但对肌瘤位置和大小有一定限制。

4、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通过微波天线产生高温使肌瘤组织凝固坏死。适用于直径3-8厘米的肌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能出现轻度盆腔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1-2周内可逐渐减轻。该技术对周围组织热损伤较小,但需要精确的影像引导。
5、冷冻消融术
冷冻消融术利用低温使肌瘤细胞坏死,通过冷冻探头实现精准治疗。适合直径小于4厘米的肌瘤,术后并发症较少。可能出现短暂的下腹坠胀感,通常数日内消失。该技术出血风险低,但对较大肌瘤效果有限。

血管介入治疗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1-2周。保持会阴清洁,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疗效,3-6个月进行第二次评估。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促进恢复。如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监测肌瘤变化情况。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