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引起心律失常的类型主要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炎。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时,可能引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胸痛、气短症状,需通过冠脉造影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必要时需进行支架植入术。
2、心肌病
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会改变心脏电传导系统,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可选用盐酸普罗帕酮片、地高辛片,重症需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3、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导致心房扩大,增加房颤发生概率。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心悸、咯血。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华法林钠片、盐酸地尔硫卓片抗凝,严重者需行瓣膜置换手术。
4、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等先天结构异常可能干扰心脏电信号传导,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儿多有口唇发绀、发育迟缓表现。可根据病情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三磷酸腺苷二钠片,部分病例需外科修补。
5、心肌炎
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会损伤传导系统,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有发热、乏力前驱症状。需静养并配合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营养心肌,重症需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
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每日监测脉搏变化。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有氧运动,如出现晕厥或持续胸痛需立即急诊。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
编辑:boheyiliao 来源: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