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可通过声音掩蔽疗法、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经颅磁刺激、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耳鸣可能与噪声暴露、耳部感染、血管异常、听神经瘤、梅尼埃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内嗡嗡声、蝉鸣声、搏动性杂音等症状。
一、声音掩蔽疗法
声音掩蔽疗法通过外部声音掩盖耳鸣声,适用于轻度耳鸣患者。常用设备包括白噪声发生器、助听器或定制声疗仪,能降低大脑对耳鸣信号的敏感度。建议每日使用1-2小时,配合放松训练效果更佳。长期噪声暴露者需避免持续接触高分贝环境。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炎症或血管性耳鸣。常用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片(如金纳多)、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片等。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可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三、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对耳鸣的负面情绪反应,适合慢性主观性耳鸣。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减少焦虑抑郁,疗程通常持续8-12周。患者需配合记录耳鸣日记,识别加重因素如压力、咖啡因摄入等。
四、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对顽固性耳鸣可能有效。需在专业机构完成10-15次治疗,每次20分钟。禁忌症包括癫痫病史或颅内金属植入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头痛,通常24小时内缓解。
五、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针对器质性病变如听神经瘤、耳硬化症等。常见术式包括人工耳蜗植入、血管减压术或肿瘤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部分患者需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
耳鸣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8小时,避免过度疲劳。饮食上限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减少咖啡因及酒精饮料。可尝试轻柔的耳周按摩或颈部放松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耳鸣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须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长期耳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纯音测听检查,监测听力变化。
编辑:boheyiliao 来源: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