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被诊断为“银屑病型人格”?早期、长程管理扭转被改变的人生轨迹_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MBTI被诊断为“银屑病型人格”?早期、长程管理扭转被改变的人生轨迹


MBTI被诊断为“银屑病型人格”?早期、长程管理扭转被改变的人生轨迹


疾病会给人带来哪些影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陈晓栋发现,疾病不仅对身体造成影响,更悄然改变了患者的人格和生活轨迹。

奇怪的“银屑病型人格”

小特是陈晓栋见过最自律的一位银屑病患者。

整整30年,每到冬季,小特必定住院,平时也定期到医院开药,由于过去缺乏更好的治疗手段,光疗成为他的主要治疗方式,每周两次雷打不动。在生活习惯上,为了防止疾病复发,小特也展现出异常严格的自我管理:严格饮食控制,坚持早起锻炼,作息规律。

许多患者做不到小特这样的自我管理,因为银屑病往往表现出“冬重夏轻”的季节性规律,冬季时病情加重,皮损可能遍布全身,但到了天气转暖的夏季,症状会明显消退,每到这个时候患者往往误以为疾病已经痊愈而不再重视。

然而,银屑病作为一种多系统疾病,会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受累,包括关节、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经过几年的反复发作后,许多患者开始出现新的症状——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即银屑病关节炎的表现。当患者此时前往风湿科就诊,往往为时已晚,银屑病关节炎已经发展到器质性改变。

虽然小特的自律帮他有效控制了疾病,但即使经过这样近乎严苛的自律管理,治疗效果仍不能达到完全清除。特别是头皮部位,由于毛发遮挡无法进行光疗,皮损依然明显可见,头皮呈现红色炎症状态。

30年接触下来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更像是一个老朋友,所以陈晓栋看出来,小特的性格已经因为疾病发生了改变,“正常”的人生背后是无法消融的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担心别人会因为疾病而嫌弃自己。

在职业选择上,银屑病也对小特产生了深远影响。年轻时,小特刻意选择了政府部门中最“轻松”的岗位,心态是“我都这样了,还争什么呢?”这种消极的职业态度让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上升机会。

这是许多银屑病患者都共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陈晓栋总结,很多患者已经变成了一种“银屑病人格”:只对治疗有着执念,不断追问“为什么我的病治不好,我一定要把它治好”。

生物制剂击破“银屑病型人格”

“银屑病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你的全部”,陈晓栋曾经对一位患者说,“不要老是盯着皮肤上那些糟糕的地方,你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把疾病放在一边就好。”那时候,他还只能劝患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银屑病型人格”的真正突破是在2019年到来的,自生物制剂广泛应用后,皮损的全清或者基本全清成为可能,新一代银屑病患者、特别是青少年基本不会再出现这种性格特征。从医生角度来看,陈晓栋认为生物制剂改变了整个银屑病治疗格局,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现在我们做皮肤科医生也是很幸福的”,陈晓栋说,“来了银屑病我们能基本搞定。”

正是这种巨大的治疗进步,让陈晓栋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过去那些患者所承受的无奈。

陈晓栋不禁回忆起一位高中同班同学的经历。这位同学原本很有文采,毕业后考入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然而,银屑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在上课的时候为了避免由于皮损而遭人非议,即使是夏天也得穿长袖长裤。当学生们穿着清爽的运动服在操场上挥洒汗水,而自己却必须包裹得严严实实,那种身体和心理的煎熬是难以言喻的。

图片由AI绘制

图片由AI绘制

最终,他放弃了稳定的教师工作,选择成为了一名个体户。

2019年这位老同学又找到了陈晓栋,“我想打生物制剂,就算自费我也要打”,他说。治疗效果超出了预期,现在的他皮肤状况良好,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变了,陈晓栋感慨地说。

图片由AI绘制

图片由AI绘制

为了帮助更多患者更好控制疾病,陈晓栋所在的医院作为银屑病规范化治疗中心,通过建立专病门诊、配置专业医护团队、开展持续性患者教育、构建完善的随访体系,以及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病情监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银屑病管理模式。不仅帮助患者从早期开始控制疾病发展,减少共病负担,更专注长程管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如今,银屑病已经不再是“不死的癌症”,通过控制治疗就能正常生活。当患者心理上没有疾病包袱时,那些由疾病引发的自卑等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人格发展会更加健全。现在的陈晓栋更希望对患者说:“我们可以帮助你把这个病移除掉,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

向好的未来

作为皮肤科医生,陈晓栋现在感到很幸福,因为面对银屑病,生物制剂的应用让他们有了有效的武器。不仅如此,在陈晓栋的构想中,未来AI将成为患者日常病情监测的得力助手。

患者坐在家中,只需用手机拍摄皮损部位,智能系统便能立即进行病情评估,自动计算受累面积并给出详细的评分报告。患者的病情评分出现下降或异常波动时,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提醒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皮肤科是最适合AI管理的学科”,陈晓栋说。因为其他科室,比如外科,患者肚子里的情况没法通过照片显示,但皮肤病出现在患者身体表面,就完全可以借助AI识别。所以,陈晓栋认为未来AI在皮肤科的发展前景将是最广阔的。

陈晓栋教授支持AI职业肖像画创作

陈晓栋教授支持AI职业肖像画创作

2024年,强生创新制药发起了“此地无银”公益项目,首次聚焦银屑病患者学业、职业公平发展。2025年,强生以AI之手,与医生共创银屑病患者AI职业肖像,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科学认知银屑病,鼓励更多患者从“此地”开始,公平追求学业、职业发展。

在陈晓栋看来,现代医学和科技的进步不仅在于能够控制疾病,更在于能够还原患者本来的生活。疾病或许无法选择,但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定义和追求。陈晓栋和他的同事们希望为更多银屑病患者打开通往广阔人生的大门。

“这不就是医生的价值所在?”陈晓栋说。



编辑:ifhealth 来源:凤凰网健康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分享知识|收获智慧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专注热点收集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球资讯热分享网,最有影响力热点信息分类网站,主要集合图文、知识、日常、娱乐、财经、文化、生活、致富、女性、地区、科技等多类信息分享交流,免费提供最有价值的头条信息平台。
    « 2025年 » « 0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